一站式 账户: 密码: >>视频商会 自助建站区
温州模式  |  温州商帮  |  政府招商  |  诚信联盟  |  供求大全  |  法律维权  |  财经纵横  |  管理之道  |  礼仪社交
温州商会  |  温州品牌  |  走进温州  |  商户家园  |  库存特价  |  商经新闻  |  招标采购  |  创业天地  |  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4温州模式 > 学温州模式 > 正文
从产业集群视角看温州模式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关键词:模式 温州 视角 产业 企业 集群 区域 创新 产品 竞争优势)
  

  内容提要 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是决定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两个基本因素。本文着眼于生产效率角度来分析温州模式,并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温州产业演进过程、现状及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竞争力 区域竞争优势

  作者盛世豪,男,1962年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研究员。(杭州 310012)
   
  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除了民营经济为主体这一制度层次的特点外,从结构上看,人们更多地把温州模式看作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市场网络为纽带、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或者称之为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模式。然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温州产业似乎一直停留在"小商品、大市场"格局上,以服装、皮鞋、箱包、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的制造业结构至今仍然是温州E域产业的主体,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非常缓慢,以至被认为是"代际锁定"。因此,如何评价和分析温州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也就成为关注温州模式的重要视角。
   
   一、区域生产效率与产业集群
    对任何一个区域来说,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方面。"配置效率"取决于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重组的状态,而"生产效率"则反映了现有每一种资源的产出状况。配置效率的高低决定于不同效率部门要素的可流动性和信息的完全程度,这是由制度决定的。因此,制度层面的分析的确很重要,而且温州在体制改革中也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政府的职能定位、公共产品的提供等等)阻碍了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了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框架下,区域的制度创新空间毕竟十分有限,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E域之间的制度差异将会越来越小。无论你是否愿意、是主动还是被动,任何一个区域的制度变迁都只是宏观体制变迁中的一个支流。(从这个角度看,温州虽然有自己的社会文化基础,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温州的制度变迁,无论是政治体制,还是经济体制,甚至是交易方式,最终必然将融人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中。)这就是说,在配置效率提高受到约束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层面,即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也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要素生产效率能否得到提高,更多地取决于技术的和产业的层面,它植根于区域的微观经济基础,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体现出来。
   
  正如我们在以前的研究中所指出的(盛世豪、朱家良,2003),区域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然而,随着区域产业集群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不断兴起,区域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产业集群的水平,即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率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由于能够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企业之间的互动学习和创新、以及以竞争为背景的企业分工协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私繁荣。正如波特所指出的,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
     
  二、温州区域产业的演变过程及特征
  毫无疑问,产业层面上的温州经济,从本质上是一种集群经济,一个乡镇、一个地区或几个乡镇集中生产同一类产品,一群高度关联的生产企业群体、供应商群体、销售商群体和其他相关产业,以及行业协会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通过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己形成具有明显区块特色的有代表性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十二大特色工业,0即制鞋工业、服装工业、打火机工业、眼镜工业、汽摩配工业、S扣工业、塑编工业、制笔工业等。2仍1年,这十二大特色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仍。有的产业己形成原材料供应、半成品加工、成品生产、加工机械制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区域性生产网络。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己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防风打火机占叨、眼镜占80、商标徽章占40、低压电器占35、皮鞋占20、西服占10。
 
   这就意味着温州经济的发展与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州主要产业集群的发展私竞争力,因此,对温州产业的分析与评价就是对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的评价,对温州产业发展前景的预测在本质上也是对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判断。在过去20多年,温州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这样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温州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 以小商品为主体,面向全国的订小商品、大市场。发展格局,并涌现出了全国著名的十大专业化生产基地。到90年代初,温州许多企业以资金、人才、技术为纽带,在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联户、联营、合资、合伙和合股等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一批产权明晰、利益直接、,机制灵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应运而生,为温州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另外,温州工业的“轻型化”特点也逐渐显现。从80年代以来,普通机械一直是工业部门中比重最大的行业,通红司时,电气、塑料、化工、皮革、纺织等行业也占有较高的比重,但从80年代后期起,普通机械、纺织、化工等行业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到1990年,纺织、食品等行业已挤出了前5位,普通机械也在1995年以后退至第4位,而皮革、塑料、电气则成为前三大行业,具有较高的比重。
   
  但这个阶段温州发展主要依靠技术上模仿、底成本优势和灵巧的经营机制,低技术含量、低端产品和低附加值是其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温州产业发展进入从制度、技术、市场和产品全面引进和和学习的阶段,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

  许多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职业经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促进了企业技 i、工艺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从而保 :了生产的标准化和质量的稳定提高。一大批工门小区先后开始兴建,一批产业集群兴起,产业组。基本完成了从小作坊到现代企业、从手工操作叫机械化自动化、从单个企业到产业集群的"脱胎·决骨"的转变。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从1997年到1999年,全市省级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分别为84、86.1、87.2,逐年有所提高。备受关注的温州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整体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区域品牌已经形成;皮鞋拥有"康奈"、"东艺"等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真皮标志皮鞋温州占40;低压电器拥有"正泰"、"德力西"等中国驰名商标,柳币已成为国内低压电器重要生产基地;服装业、打火机业的质量与档次迅速提高,出现了"报喜鸟"、"大虎"等一批知名企业。
   
  我们注意到,过去几年中,温州企业在注重创立自己品牌的同时,还通过品牌加工和合作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温州服装、鞋等行业,由于其采用了先进的生产线和高新技术工艺,品牌知名度提高,吸引了大批有加工需求的国内外客商,大虎打火机为"万宝路"加工,东艺鞋业与美国《m达"公司合作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己有20多家知名企业为30多个世界名牌贴牌加工,服装行业中至少有60以上的企业一边打自己品牌,一边做贴牌加工。
值得关注的是,在传统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一批新兴产业也迅速幌起。如华峰集团的前身原是一家生产塑料编织袋的小厂,目前已经发展为技术和资本含量都很高的聚氨酣和氨纶的高分子材料的企业集团,而且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龙头企业,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这些产品又对温州本地的制革、制鞋、纺织、服装等产品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此外,近年来温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材料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
   
  概括温州区域产业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出:
     1·经过20多年的努力,温州产业的主体已从一大批个体家庭工厂斗股份合作制企业舌规模企业和"一镇一品"的块状经济斗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2·温州产品的生产技术从旧设备斗国内先进设备和技术升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包括引进专业人才)斗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研发机构,或与跨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3·产品演进过程,从以仿冒为主的低档次消费品斗低端产品斗区域性和全国性品牌+贴牌生产;
   
  4·随着品牌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温州产品的市场范围也从国内了础兰次农tl;,卜功一,汪,;;;场十国外低档市场斗邪分同外高档市场(贴牌产品)。
    
  三、对温州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与展望
  从总体上看,温州巴基本形成了一批以市场化网络为基础的分工精细、联系紧密、生产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它们己经或正在成为温州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主体。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这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成本要素和精细分工为支撑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人际关系和市场网络为支撑的营销网络和营销能力基础之上,然而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企业主要在规模、价格等低层次上竞争,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赚取工业利润,难以赚取商业利润,导致区域生产效率低下。
     
  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低层次竞争优势和高层次竞争优势。低层次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低成本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型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基础上的低价格等。这种以价格竞争力为基础的低层次优势,由于很容易被竞争者效仿,而且过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容易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环境造成破坏性后果,因此不容易持续。
     
  高层次竞争优势则以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上的差异为核心。它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获得先进技术的能力、与客户保持密切的关系,在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长期积累和持续的投资,以及创造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型产品而得到。这是一种集创新能力、品牌信誉和客户网络于一体的综合性竞争优势,因此是比较稳固的竞争优势(波特,2002),而且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也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目前温州产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在于产业结构的"代际锁定",不在于其是传统产业,而在于至今尚未起以高层次竞争优势为依托的核心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没有国际著名品牌、主导产品的核心部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国际性销售网络,归根结底是,至今尚未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因此,也就难以获得高附加值,区域生产效率不高。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约束逐渐加大,温州的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早期发展阶段曾经是优势的东西,在更高的发展阶段则变成了弱点。而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必须创造自己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优势,把自己融入到更高的国际竞争中去。必须强化创新,通过·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以创新为目的的经济,扩大自有品牌的影响度,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形成核心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势私高附加值。也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区域生产效率,最终确立温州产业集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当然,由于过去的生产方式积发展路径曾经为温州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带来过各种各样的利益与好处,许多习惯己经根深蒂固,所以现也这种被迫的改变肯定比较痛苦,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企业的抵制。但如果不改变,沮州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
 
  波特认为,许多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与其拥有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或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关系。---流的供应商、一流的销售网络、高效率的区域合作机制(包括中介机构、企业论坛、集群内部的企业联盟等)等等,都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每件。这些相关产业或产业集群不仅能够提供商凑量的相关服务或产品,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互相提携、共享知识来促进创新。温州己经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基础,接下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区域内部经济合作机制,强化产业集群内外、区域内外,企业的联系,发展高质量的相关产业或服务、以此作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孤立企业企业容易迁移,但一旦企业之间结成集群成为一个联合体,就会在本土扎根。这种集群通常是由在在同一地区,一些特点相同的企业、供应商、服务商以及相关机构所共同建立的,它能够提高内部相关企业的生产效率,强化创新能力,促进集群的进一步扩散和市场的扩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产业集群己初步形成了以本地企业为核心的专业化生产体系,但尚未融入到全球化的生产体系中去。全球化意味着影响工业活动的各类币场具稍更加紧密的联系,如最终产品市场和原材料中间产品、机器、金融、技术以及在许多情况下的高技能等投人品市场。这种联系带来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是贸易、投贷、许可经营、合资企业、企业联盟、营销网络以及合同分包等活动的增长。因此,加入全球生产体系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条捷径。因为全球价值链可以为企业和产业集群提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职能创新的途径。促使产业集群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价值链方向移动,从而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温州的产业网络和产业集群必须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中去,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推动本地企业和产业集群沿着全球价值链上升,或者使企业移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价值链,或者使一些企业得到数条全球价值链,从而促使当地企业和产业集群提高到一个新的绩效和质量水平,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当然,在现实经济中,创新和资本深化是高度复杂的过程。因为,区域经济的资本存量不仅包括积累的机器、建筑等资本和基础设施(道路、港口、电信),也包括教育水平、劳动技能和工作态度,管理才能和社会资本。还包含整套的制度和经济发展环境。而区域创新能力更是决定了产业的创新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层次。对于温州而言,还应特别重视区域性公共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创新基础设施是区域范围内支持创新的各种相互制约因素的集合,如研发人力和资金,激励创新积研发活动的公共政策,以及专业性研发机构等,它们从根本上文撑着产业技术创新。应当说,与温州市政府在以往市场化进程中所采取的相关制度相比较,政府在提供有关创新公共设施和公共产品方面则显得明显不足。这可能也是温州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由于过分迷恋于小商品、大市场,过分强调温州产业的自然演变过程,而忽视了政府在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温州针对产业集群正在发展专业性大学,如温州服装学院、温州鞋都技术学院等,但这还远远不够。

 


 

来源:轶雄温州模式论坛 责任编辑:佚名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 关 链 接
·温州乐清标准化信息平台正式开通应用
·市政府聘首位海外专家顾问 向蔡天文颁发聘书
·奇迹在这里发生 写在《温州样本》出版之际
·少林功夫结合温商理念 温州人少林寺脚下办武校
·“温州服务”站在“温州制造”肩上起飞
·浙江拓荒农村金融市场 温州农民投身理财大军
·200万专项资金推进温州十大品牌技术升级
·素质教育的温州模式:“一阵子”与“一辈子”
相 关 评 论     >>全部评论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点招商
日本脱糖电饭煲
富氢电解水元素杯
医用级别不锈钢筷
 
商务资讯
休闲生活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3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