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 账户: 密码: >>视频商会 自助建站区
温州模式  |  温州商帮  |  政府招商  |  诚信联盟  |  供求大全  |  法律维权  |  财经纵横  |  管理之道  |  礼仪社交
温州商会  |  温州品牌  |  走进温州  |  商户家园  |  库存特价  |  商经新闻  |  招标采购  |  创业天地  |  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9走进温州 > 聚焦温州 > 正文
绿色“回归”:温州老人的“百年”计划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关键词:计划 老人 温州 回归 绿色 生态 &ldquo &rdqu)
  

  距周志华被确诊为胃癌并切除四分之三个胃已近10年。在近乎奇迹般的康复后,他却一直忙着为自己的身后事奔走,尽管他今年也才65岁。

  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周志华,是一名商人,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温州市鹿城区生态回归促进会副会长。16日,他一早赶到当地的翠微山上,见证其和同仁推动的纪念园——义园的揭碑、动工仪式。

  义园是浙江首个由民间倡议推动的专门的节地生态安葬纪念园,预计于2018年底竣工。届时,像周志华一样希望在身后选择海葬等不保留骨灰安葬的市民,均可在该园石碑上刻下名字,供后人缅怀。

 

▲蔡文篪(左三)、周志华(右二)等促进会成员合影。

  

  

  周志华所在的温州市,历史上就有“厚葬”的习俗,在山上建“椅子坟”的现象十分突出,一度是中国青山白化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另一方面,温州墓地价格居高不下,一处普通的公墓,就要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被确诊为癌症后,周志华被告知只能活两到三年,亲友建议他早点准备“老房子”。他后来才反应过来,中国文化忌讳谈死,“老房子”其实是温州方言中对墓地的隐晦表达。

  于是,周志华像大部分温州人一样,在生前为死后寻找一个“窝”。“看了几处后,我感到墓地太冷冰冰。”周志华想到了海葬,“我喜欢旅游,百年之后,可以随着大海到世界各地去。”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周志华曾与一些同龄人交流,当准备提这件事时,对方却摆摆手,不愿再继续聊。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身边竟有十几个友人支持海葬。他们商量着,墓地免了,省下的钱不如在海边建一个亭子,可供路人躲雨纳凉,也可供后人纪念。

  2014年,周志华通过《温州商报》寻找海葬志愿者,想成立社会组织,进而向政府申请批地以建亭,由此认识了与他有相仿理念、现为温州市鹿城区生态回归促进会会长的蔡文篪。

  蔡文篪幼时丧父,亲历了家人攒钱建坟、因建水库迁坟等种种,深感死之不易,决定自己百年之后不再建坟,仅将骨灰洒在父母的墓上,以念生养之恩。

  更让蔡文篪忧心的是,老一辈革命家倡导火化,冲破了几千年的土葬习俗,如今温州火化率已达100%,但解决了火化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青山白化问题。“公墓越建越多,能安放下我们所有人包括子孙后代吗?”

  周志华与蔡文篪一拍即合,他们身边很快汇集了五六十名有意于节地生态安葬的市民。2015年3月31日,温州市鹿城区生态回归促进会在当年的清明前成立。生态回归之名,取义百年之后以绿色方式回到孕育生命的自然。

  促进会还讨论决定,以更为庄严肃穆的纪念园取代亭子。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50位温州市民向促进会表达了身后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意愿。

  中国政府也注意到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6年,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国首个推行绿色殡葬的专门文件。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不是对民众作出硬性要求,而是通过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民众逐步接受节地生态、绿色环保要求的安葬理念,进而理解、支持和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浙江已于2017年底实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在89个县市区全覆盖。“实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少则奖补两三千元,最高的可达两万元。”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梁星心说。

  对于促进会的诉求,温州市及鹿城区民政部门十分支持。事实上,近年来,温州实行节地生态安葬的人数逐年上升,但由于不保留骨灰,后人无可供缅怀之处,节地生态安葬推进工作遭遇较大阻力,每年参与节地生态安葬人数不到全部死亡人数的0.5%。

  “可供后人缅怀并富有教化意义的纪念园,有望解决背后的两难问题。”温州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绍寅说。

  但由于择地、用地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纪念园建设方案进展缓慢,经反复协调,最终方案通过并于16日揭碑动工。义园位于翠微山高处,长约50米,宽约20米,占地面积1000㎡,与烈士陵园毗邻。

  梁星心将周志华、蔡文篪等先行者比作“义士”,这也是义园之名的由来。“义薄云天的境界,义无反顾的勇气,义不容辞的担当。”梁星心说。

  义园尽管不大,但在蔡文篪看来意义非凡。16年前,他撰文倡议为节地生态安葬的市民建纪念园,其中写道:纪念园“不仅是逝者回归大自然的场所,由于现代文明赋予古老传统新的文化内涵,而将成为一种精神的化身和生命的象征,将被后人永远崇尚和敬仰”。

  这是今年71岁的蔡文篪,对浸润其间的文化的思考,也是他愿意舍弃安稳的晚年生活而不停奔走的原因。



 

来源:新华每日电 责任编辑:林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 关 链 接
相 关 评 论     >>全部评论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点招商
日本脱糖电饭煲
富氢电解水元素杯
医用级别不锈钢筷
 
商务资讯
休闲生活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3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