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 账户: 密码: >>视频商会 自助建站区
温州模式  |  温州商帮  |  政府招商  |  诚信联盟  |  供求大全  |  法律维权  |  财经纵横  |  管理之道  |  礼仪社交
温州商会  |  温州品牌  |  走进温州  |  商户家园  |  库存特价  |  商经新闻  |  招标采购  |  创业天地  |  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9走进温州 > 风土人情 > 正文
制盐技艺已被列入温州市非遗名录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关键词:名录 温州 列入 盐田 技艺 结晶 黄帝 地区 分布 沿海)
  
  盐分海盐、池盐、井盐三大类,晒盐技艺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素有煮、晒、种诸法,对中国历史和经济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中国盐产量一直以海盐为大宗,其次湖盐和井盐。海盐分布东部沿海地区,沿由北向南18000多公里海岸线,包括辽宁、河北、天津、浙江、广西、台湾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产2000万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湖盐主要分布西北部地区;井矿盐分布中西部地区,年产量都在数百万吨以上。专家实测,每年经江河带入海中的盐分有39亿吨多,从陆地流入海洋的盐约有1.1亿吨;地质学家根据海水中盐分多少,计算地球大致年龄。
  东海之滨、黄金海岸线中段的苍南,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苍南盐场分布数个沿海乡镇,春秋时就有人在沿海鬻海为盐、垦荒炊虾。濒海之家,鱼盐之利,海盐晒制技艺达三千年历史,曾是当地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6月,苍南海盐晒制技艺列入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味之王,国之利器
  晋左思《魏都赋》用“玄滋素液”描述盐卤,王廙《洛都赋》以“玉洁冰鲜”赞美白盐。从诗句可体味大自然莫大恩赐,感受盐给历史发展带来无穷滋味,滋润文明前进的步伐。
  盐为“国之大宝”,这种看起来最平常不过又最不平凡的物质,是构成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始终与人们日常生活、礼仪习俗、工业生产密切相关。黄帝部落活动区域在中原地区。九曲黄河离开蒙古高原前,来一垂直大转身,一径南下成为陕西与山西界河。山西南部黄河以东地区,古称河东,河东非富饶之地,却有一处大盐池。黄帝派宿沙氏在这里煮海为盐,人类从此告别淡而无味的世界。盐为百味之王,古时祭祀用盐,谷物栽培与摄食需盐供给。找到盐,等于找到一把强健体魄、健全心智的钥匙,盐在古人心目中近乎神圣地位。中国许多产盐之地都敬奉“盐神”,如在四川省盐源县的纳西族,有一位少女盐神,传说是她在牧羊时发现盐水,后在此开凿盐井,被尊为盐神。清朝时称为“开山姥姥”、“天井娘娘”。在山东潍坊,管仲由于对当地盐业发展的特殊贡献,被当地敬为“盐神”。
  黄帝、蚩尤涿鹿之战发生在河东盐池一带,黄帝历七十一战不克,惊动仙界西王母,遣玄女携兵符、图策、《阴符经》下凡助阵,方打败蚩尤。《河东盐法备览·盐池门胜迹》载:“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血入池化卤,今池南有蚩尤城,相传是其丧处。”《孔子三朝记》:“黄帝杀之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古地名其地为解。”释曰盐乃蚩尤血所化。
  古之苍南,产盐重区
  《温州古代经济史料汇编·盐业》载:“宋至道(995)前置天富南北监”、“至道末(997)温州产盐七万四千余石”;宋熙宁五年(1072)以盐场产量多少定分数,石渠里(今苍南县芦蒲镇石路村)天富南监场定为十分,可见当时生产已具相当规模。
  明洪武元年(1368)南监场岁办盐150吨;洪武八年(1375)徙芦浦城设场廨,盐场分布于万全之永丰湫至蒲门沿浦间海岸线90公里;洪武十七年(1368)南监场岁产盐3656引又230斤,1引为400斤,年产144万余斤,即720多吨;明弘治《温州府志·盐课》:天富南监场,额办盐3656引231斤6两4钱,该支工本钞731锭1贯576文;南监场大使一员,天富南监场工脚一十四名。
  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界,(平阳内迁十里)、“盐场弃之无存”。清康熙年间(1662-1722)南监场办盐800吨。1687年瑞安双穗场并入蒲门子场,1764年后,南监场管辖南至舥艚、北至象岗。1945年双穗场归并南监场。民国前,苍南有10多个盐场,到1980年代,盐田自然退化,盐价偏低,盐农重农商轻盐业,盐田大批废弃,至1990年底,仅剩马站、芦浦、沿浦三处盐场。2003年,苍南临港产业基地建设启动,芦浦盐场被废,2005年8月向省政府、盐务局提出解散企业,101位职工一次性领取37550元,盐田成了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块。
  制盐技艺,几经变革
  苍南海盐素用煎、晒两法,先辟盐田、筑漏碗、制卤后,最后再经煎(或晒);工具有木制耖耙、戽斗、鲁班尺、漏碗、木板等。《明史·食货四·盐法》云:“盐所产不同:解州之盐风水所结,宁夏之盐刮地得之,淮、浙之盐熬波,川、滇之盐汲井,闽、粤之盐积卤,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山东之盐有煎有晒。”煎盐法《天工开物·作咸·海水盐》有详细记载,设灶煎盐繁琐耗费人工,燃料较多,效率不高。唐宋时开始在池旁空地开垦盐畦,引池水结盐,称“种盐”。晚明,垦畦之法进一步改造,采取分段连续作业,含灌水、蒸发、沉淀、拓花等较复杂工序。最迟明代一些滨海盐场始用晒盐法取代煎盐,以海水作基料,将滩涂及咸泥(掺草木灰)平摊盐田,淋或泼上盐卤水,堆进来,太阳一晒盐晶粒便沉底成原盐。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温州日报 责任编辑:适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 关 链 接
相 关 评 论     >>全部评论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点招商
日本脱糖电饭煲
富氢电解水元素杯
医用级别不锈钢筷
 
商务资讯
休闲生活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3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